贵州加固公司混凝土浇筑常见质量缺陷案例 1.蜂窝 (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夺取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部距宜密些,使钢筋自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3.麻面 (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IMG_20230711_211941 4.孔洞 (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夺取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2)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底部缺陷(烂脚) (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厚的水泥砂浆。 7.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加固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梯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