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支撑式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有哪些?

内支撑式支护结构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有哪些?

内支撑式支护结构是通过在基坑内部设置水平或竖向支撑体系,将基坑侧壁的土压力、水压力传递至支撑结构,从而维持基坑稳定的支护形式。其适用范围、优点及缺点如下: 一、适用范围 内支撑式支护结构的核心优势是无需占用基坑外部空间,因此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如城市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区,基坑周边存在既有建筑、地下管线、地铁隧道等敏感设施,无法设置拉锚(需占用外部空间)的情况。 基坑深度较大:通常适用于深度>10m 的深基坑,尤其是软土地层或高含水率地层(如淤泥质土、砂土),需通过高刚度支撑控制支护结构变形。 场地狭窄:基坑周边可利用空间有限(如道路红线紧邻基坑),无法布置锚杆、锚索等外部拉锚设施的场地。 特殊基坑形状:如狭长形基坑(地铁车站、综合管廊)、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内支撑可灵活布置以适应形状需求。 二、优点 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内支撑仅在基坑内部受力,无需向基坑外侧土体打入锚杆或锚索,避免了对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地基的扰动,尤其适合环境敏感区域(如医院、老旧小区周边)。 支护刚度大,变形控制好 内支撑(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支撑)整体刚度高,能有效限制支护结构(如排桩、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的扰动,降低相邻建筑物、管线的沉降风险。 适用性强,不受地质条件限制 无论软土、砂土还是岩层地层,内支撑均可通过调整支撑间距、截面尺寸适应受力需求,而拉锚式支护受限于基坑外侧是否有可锚固的稳定土层(如软土中锚杆锚固力不足)。 施工灵活,适应复杂基坑形状 支撑可根据基坑平面形状(如矩形、圆形、多边形)设计为对撑、角撑、环形撑等形式,尤其环形支撑对圆形基坑受力更合理,能均匀传递荷载。 三、缺点 占用基坑内部空间,影响施工效率 水平支撑体系(如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撑)会分割基坑内部空间,给土方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如底板、墙体浇筑)带来阻碍,需分区分段施工(如先施工支撑,再开挖下方土体),延长工期。 成本较高 钢筋混凝土支撑需现场支模、浇筑、养护,材料用量大;钢结构支撑虽可回收,但加工精度要求高、安装成本高。此外,支撑的搭设与拆除(如混凝土支撑需爆破或机械切割)会增加额外费用。 施工工序复杂 内支撑需与基坑开挖同步施工:开挖至某一深度后,先施工围檩和支撑,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开挖下一深度,工序交叉多,对施工组织要求高,若支撑强度不足易引发

查看详细
   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形式?

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形式?

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形式? 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而采取的临时支护措施,其形式需根据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如建筑物、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以下是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按受力特点和构造可分为重力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及复合式支护结构等类别: 一、重力式支护结构 依靠自身重力和刚度抵抗基坑侧壁土压力、水压力,维持结构稳定,适用于浅基坑(通常深度≤7m)及地质条件较好的场景。 水泥土搅拌桩墙(SMW 工法桩) 构造:由水泥与土通过搅拌机械就地搅拌形成的连续格栅状或壁状桩体,可插入 H 型钢增强刚度(SMW 工法)。 特点:施工无振动、噪音小,止水效果好(可兼作止水帷幕),成本较低;但刚度较小,变形相对较大。 适用:软土地区、基坑深度 5~7m,周边环境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场地。 高压旋喷桩墙 构造:通过高压喷射注浆(水泥浆或水泥土)形成连续防渗墙,可单独作为支护,或与其他结构结合使用。 特点:止水性能优异,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等软弱地层;但承载力较低,多用于辅助支护或止水。 土钉墙(复合土钉墙) 构造:由土钉(钢筋或钢管)、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组成,通过土钉与土体的摩擦力传递土压力。 特点:施工便捷、成本低,可与止水帷幕(如水泥土桩)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提高止水能力。 适用:基坑深度≤12m、地质为黏性土或粉土,周边环境对变形有一定容忍度的场地。 二、悬臂式支护结构 依靠结构自身抗弯刚度和入土深度抵抗土压力,无需外部支撑或拉锚,适用于浅基坑(深度≤6m)及地质较好的地层。 排桩(灌注桩、预制桩) 构造: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钻孔、挖孔)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钢板桩等排列形成的支护墙,桩间可设防渗帷幕(如高压旋喷桩)。 特点:刚度较大,适用范围广;灌注桩施工无振动,适合市区;钢板桩可回收,经济性好。 适用:基坑深度 5~10m,周边无足够空间设置拉锚或内支撑的场地。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 构造:在地下浇筑的连续钢筋混凝土墙,既可作为临时支护,也可作为永久结构的外墙(“两墙合一”)。 特点:刚度大、止水效果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施工复杂、成本高。 适用:深基坑(深度>10m)、软土地层或周边有重要建筑物、地铁等敏感环境的场地(如城市核心区)。 三、拉锚式支护结构 通过锚

查看详细
高层建筑特点是什么?

高层建筑特点是什么?

高层建筑特点是什么?高层建筑的核心特征是 “高度超过特定阈值”,其划分标准旨在规范建筑设计、施工及安全管理,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建筑规范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疏散和避难设计(如前文提到的避难层)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其定义通常与建筑功能、结构形式及相关规范要求密切相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从国际通用标准、中国标准及高层建筑的特点等方面详细说明: 一、国际通用的高层建筑划分标准 不同国家对 “高层建筑” 的界定主要基于建筑高度或楼层数,常见标准如下: (1)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民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2)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高层民用建筑。 (3)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二、中国的高层建筑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高层建筑的定义如下: 民用建筑: 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27 米的住宅为高层建筑(注:建筑高度≤27 米的为低层或多层住宅)。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24 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如办公楼、酒店、商场等;若公共建筑为单层,即使高度超过 24 米,也不视为高层建筑)。 特殊规定:建筑高度超过 100 米的民用建筑,无论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均被称为 “超高层建筑”,其设计标准(如防火、疏散、结构安全等)更为严格。 三、高层建筑的特点 结构要求高:由于高度高、自重及荷载大,高层建筑需采用更坚固的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 - 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以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功能复杂:通常集成多种功能,如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需配套完善的电梯、消防、给排水、电气等系统。 安全规范严格:因疏散难度大,对防火设计(如防火墙、防火门、烟感报警系统)、疏散通道(如楼梯间、避难层)、应急设施(如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的要求远高于低层建筑。 垂直交通依赖强:需配备足够数量的电梯,且电梯的速度、载重及应急功能(如消防电梯)需满足规范要求,以保障人员上下和紧急疏散。 房屋加固请找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是贵州一家主要从事基础

查看详细
房屋设置楼梯有什么作用?

房屋设置楼梯有什么作用?

房屋设置楼梯有什么作用?下面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给大家聊聊房屋设置楼梯作用是什么,讲述楼梯要求、楼梯的空间尺度要求等 一、楼梯的要求 1) 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住宅出外)。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2) 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附设茶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 3) 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置其他的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门内、门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5) 疏散用的楼梯或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或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宜大于10度,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二、楼梯的空间尺度 1) 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净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征,按照每股人流宽度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 2) 住宅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少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m。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3) 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4) 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的宽度;楼梯踏步的宽度b与高度h应满足:2h+b=600—620m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超过18级,亦不少于3级。 5)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 6) 楼梯应至少一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到三股人流时应设置两侧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可加设中间扶手。 7) 室内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05m。 8) 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楼梯加固请咨询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是

查看详细
简述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过程?

简述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过程?

简述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过程?现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小编给大家分享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过程。 采用 “表上作业法” 确定土方调配最优方案的核心是解决 “挖方区(产地)向填方区(销地)运输土方” 的最小成本(或最小运输量)问题,本质是运输问题的求解。 一、确定初始可行解 通过以下方法在运输表中分配土方量(即确定基变量,满足供需约束),得到初始方案: 1、西北角法:从运输表左上角(西北角)开始,优先满足当前最左上角的供需配对,直至一方的量用尽,再转向下一行或列继续分配。 2、最小元素法:优先选择单位运输成本cij​最小的挖填方区配对,尽可能满足其供需,直至所有量分配完毕。 3、伏格尔法(Vogel 近似法):计算每行 / 列的 “最小cij​与次小cij​的差值”(罚数),优先选择罚数最大的行 / 列中cij​最小的配对分配,可得到更接近最优解的初始方案。 二、过程可分为以下关键步骤: ①采用“最小元素法 ”编制初始方案; ②采用“位势法”或“假想运距法”对方案进行检验; ③采用闭合回路法进行方案调整; ④绘制土方调配图。 贵州结构加固请咨询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是贵州一家主要从事基础加固、建筑结构补强、新旧建筑物改造、建筑结构加固及边坡治理等的建筑结构加固施工。 主要业务:基础加固处理、建筑结构加固、新老建筑物改造(包括拆除承重墙、拆除承重柱及拆除承重梁等)、老建筑修缮、边坡加固、植筋锚固、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压力灌浆、裂缝修补、钢管灌注桩等施工和技术服务. 公司名称: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江路211号 官网:www.xdygz.com 邮箱(Email):1047929007@qq.com 热线电话:15185033139 / 18275055581 联系人:黄先生 在线咨询:1047929007 返回:贵州加固公司,贵阳加固公司,贵州基础加固公司,贵州房屋加固公司,贵阳房屋加固,贵州地基加固,贵州注浆施工,贵州注浆加固,墙体开门洞加固,梁加固,板加固,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公司,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装修改造加固,增大截面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外粘型钢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粘

查看详细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什么?你知道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什么吗,让小编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给大家分享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哪些,下面列出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和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有: 一、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 强度较高。 2、可模性好,适用面广。 3、 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4、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合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震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合于防护结构。 5、易于就地取材。 二、 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1、影响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间的静距离等。 2、 对于梁的配筋,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他们的破坏都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3、影响梁的斜截面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和高跨比;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混凝土结构加固请联系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伍佰万元,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是贵州一家主要从事基础加固、建筑结构补强、新旧建筑物改造、建筑结构加固及边坡治理等的建筑结构加固施工。 主要业务:基础加固处理、建筑结构加固、新老建筑物改造(包括拆除承重墙、拆除承重柱及拆除承重梁等)、老建筑修缮、边坡加固、植筋锚固、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压力灌浆、裂缝修补、钢管灌注桩等施工和技术服务 返回:贵州加固公司,贵阳加固公司,贵州基础加固公司,贵州房屋加固公司,贵阳房屋加固,贵州地基加固,贵州注浆施工,贵州注浆加固,墙体开门洞加固,梁加固,板加固,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公司,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装修改造加固,增大截面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外粘型钢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贵州基础注浆加固,贵州基础注浆,贵州基础加固,贵州基础注浆,贵阳别墅改造 ,装修改造,扩建改造,维修修缮,翻新改造,增层加固, 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查看详细
1 2 3 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