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形式?

  行业新闻     |      2025-07-23 02:12

基坑支护结构有哪些形式

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而采取的临时支护措施,其形式需根据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如建筑物、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以下是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按受力特点和构造可分为重力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及复合式支护结构等类别:
一、重力式支护结构
依靠自身重力和刚度抵抗基坑侧壁土压力、水压力,维持结构稳定,适用于浅基坑(通常深度≤7m)及地质条件较好的场景。
水泥土搅拌桩墙(SMW 工法桩)
构造:由水泥与土通过搅拌机械就地搅拌形成的连续格栅状或壁状桩体,可插入 H 型钢增强刚度(SMW 工法)。
特点:施工无振动、噪音小,止水效果好(可兼作止水帷幕),成本较低;但刚度较小,变形相对较大。
适用:软土地区、基坑深度 5~7m,周边环境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场地。

IMG_20191217_154340
高压旋喷桩墙
构造:通过高压喷射注浆(水泥浆或水泥土)形成连续防渗墙,可单独作为支护,或与其他结构结合使用。
特点:止水性能优异,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等软弱地层;但承载力较低,多用于辅助支护或止水。
土钉墙(复合土钉墙)
构造:由土钉(钢筋或钢管)、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组成,通过土钉与土体的摩擦力传递土压力。
特点:施工便捷、成本低,可与止水帷幕(如水泥土桩)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提高止水能力。
适用:基坑深度≤12m、地质为黏性土或粉土,周边环境对变形有一定容忍度的场地。
二、悬臂式支护结构
依靠结构自身抗弯刚度和入土深度抵抗土压力,无需外部支撑或拉锚,适用于浅基坑(深度≤6m)及地质较好的地层。
排桩(灌注桩、预制桩)
构造: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钻孔、挖孔)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钢板桩等排列形成的支护墙,桩间可设防渗帷幕(如高压旋喷桩)。
特点:刚度较大,适用范围广;灌注桩施工无振动,适合市区;钢板桩可回收,经济性好。
适用:基坑深度 5~10m,周边无足够空间设置拉锚或内支撑的场地。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
构造:在地下浇筑的连续钢筋混凝土墙,既可作为临时支护,也可作为永久结构的外墙(“两墙合一”)。
特点:刚度大、止水效果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施工复杂、成本高。
适用:深基坑(深度>10m)、软土地层或周边有重要建筑物、地铁等敏感环境的场地(如城市核心区)。
三、拉锚式支护结构
通过锚杆或锚索将支护结构与基坑外侧稳定土体连接,利用土体锚固力平衡土压力,适用于中深基坑及周边有足够空间设置锚固体的场地。
排桩 + 锚杆(锚索)
构造:以排桩为挡土结构,通过钻孔植入锚杆(钢筋或钢绞线),锚固于稳定土层或岩层,施加预应力抵抗土压力。
特点:可减少支护结构截面尺寸,节省材料;但锚杆施工需占用基坑外侧空间,可能影响周边管线。
适用:基坑深度 8~15m,周边场地开阔、无地下障碍物的场景。
土钉墙 + 预应力锚杆
构造:在土钉墙基础上增设预应力锚杆,提高整体抗变形能力,适用于较深基坑或软土地层。
四、内支撑式支护结构
在基坑内部设置水平或竖向支撑,将支护结构承受的土压力传递给支撑体系,适用于基坑周边空间狭窄(无法设置拉锚)或深度较大的场景。
水平内支撑
构造:由围檩(连接支护墙的圈梁)、水平支撑(钢管、型钢或钢筋混凝土梁)组成,可分为单跨、多跨或环形支撑。
类型:
钢结构支撑:自重轻、安装拆除快,可回收利用,适合工期紧的项目;
混凝土支撑:刚度大、承载力高,适合深基坑(>15m),但拆除麻烦(需爆破或机械切割)。
适用:城市密集区、基坑周边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无法设置拉锚的情况。
竖向斜撑
构造:从基坑边支护结构斜向支撑至坑内基础底板或临时立柱,形成三角形稳定体系。
特点:节省水平空间,适合狭长形基坑(如地铁车站)。
五、其他特殊支护形式
沉井(沉箱)
构造: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状结构,通过自身重力或外力下沉至设计标高,适用于软土或含水地层的小型基坑(如泵站、检查井)。

IMG_20181111_124939
钢板桩支护
构造:由热轧型钢钢板桩(如 U 型、Z 型)相互咬合形成连续墙,兼具挡土和止水功能,施工快速,可重复使用。
适用:临时浅基坑(≤6m)、市政工程(如管道开挖)。
咬合桩
构造:由钢筋混凝土桩与素混凝土桩(或水泥土桩)间隔布置、相互咬合形成的防渗挡土结构,适用于软土地区,止水效果优于普通排桩。
六、选型原则
安全优先:根据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如砂土易坍塌、软土易变形)选择足够刚度的结构;
环境适配:周边有建筑物、管线时,优先选刚度大、变形小的结构(如地下连续墙 + 内支撑);
经济性:浅基坑可选土钉墙、钢板桩;深基坑需平衡安全与成本(如钢结构支撑 vs 混凝土支撑);
施工可行性:考虑场地大小、设备进场条件(如狭窄场地优先内支撑,开阔场地可选拉锚)。
不同支护形式各有优劣,实际工程中常采用 “组合形式”(如 “排桩 + 止水帷幕 + 锚杆”“地下连续墙 + 内支撑”),以满足复杂工况需求。

IMG_20191128_101135

返回:贵州加固公司,贵阳加固公司,贵州基础加固公司,贵州房屋加固公司,贵阳房屋加固,贵州地基加固,贵州注浆施工,贵州注浆加固,墙体开门洞加固,梁加固,板加固,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公司,贵州粘贴碳纤维板加固,装修改造加固,增大截面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外粘型钢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贵州基础注浆加固,贵州基础注浆,贵州基础加固,贵州基础注浆,贵阳别墅改造 ,装修改造,扩建改造,维修修缮,翻新改造,增层加固, 贵州新东源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